{{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每天盯螢幕8小時,脖子痛到像有人用力掐著一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肩膀上斜方肌越來越大塊...拍照顯老又顯胖!」
「肩頸按摩後舒服完沒多久又痛了,到底要怎麼辦?」
這些困擾是不是非常熟悉?
身為長期低頭的工作族,我完全懂這種「脖子怎麼處理都卡卡」的感覺。
好消息是,透過適當的訓練,我們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這個問題!
許多人不知道,頸部問題與駝背其實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
駝背會導致頭部前傾:當上背駝起,頭部會自然前移來平衡身體,造成頸椎長期承受過大壓力
頭部前傾會加劇駝背:每當頭部前移2.5公分,頸部肌肉需承受約4.5公斤的重量,進而影響整個上半身姿勢
這就像是不斷惡化的循環!
尤其台灣女性平均每天使用3G以上重量的手機長達5-7小時,低頭角度約45度,這相當於頸椎持續承受額外15-20公斤的壓力,難怪肩頸痠痛問題越來越普遍。
在開始訓練前,先來檢測你的頸部狀況有多嚴重:
檢測一:頭部前傾程度
評分標準:
檢測二:頸部活動度
評分標準:
檢測三:頸部肌耐力
評分標準:
「我第一次測試時只能維持8秒,訓練三週後進步到25秒,頭痛和肩頸痠痛也明顯減少了!」——小慧,27歲網頁設計師
準備姿勢:
執行步驟:
關鍵技巧:
呼吸保持均勻,不要憋氣
準備姿勢:
執行步驟:
關鍵技巧:
「這個簡單的徒手動作讓我隨時都能進行頸部訓練,躺著就能做,感覺頸部壓力立刻減輕了不少!」——志明,33歲工程師
準備姿勢:
執行步驟:
關鍵技巧:
「這是我最愛的動作!做完後整個後頸感覺被打通了,連呼吸都順暢很多。」——美玲,35歲行政主管
目標肌群/功能
起始姿勢與設定
執行步驟
關鍵技巧
目標肌群/功能
執行步驟
關鍵技巧
「訓練帶提供的輕微阻力幫助我找到那些平時很難感受到的深層頸部肌肉。持續練習三週後,我發現自己能更自然地維持頭部位置,不容易感到疲勞。」——大偉,36歲工程師
改善頸部痠痛除了針對性訓練外,日常姿勢維護也很重要:
「我在工作環境中做了幾個簡單調整,再配合這些頸部訓練,兩週後頸痛問題就改善了大半!」——小明,35歲業務經理
除了正式訓練,這些簡單的日常習慣也能幫助你逐漸改善頸部問題:
頸部伸展:坐在座位上,雙手放在鎖骨下方,將頭後仰、下巴往上延伸,維持30秒
拉伸頸部後側:雙手交握放在後腦勺後,將頭向下帶
拉伸頸部左右側:將右手掌放在頭上、指尖放於左耳上方,右手輕壓頭部、左手向外推出,兩邊各做30秒
A:適當的頸部訓練不應該增加不適。如果感到疼痛,通常是過於用力或姿勢不正確。需要保持「輕柔漸進」原則,感到不適立即停止。嚴重頸痛者建議先諮詢醫師,確認是否適合自行訓練。
A:這是常見問題!解決方案是建立「姿勢喚醒」的習慣:
設定手機提醒,每小時做30秒的頸部重置;在辦公桌貼上提醒紙條、隨時提醒自己;穿著拉拉衫在駝背、聳肩時提醒挺胸。持之以恆,就會逐漸習慣正確的姿勢。
A:沒錯!頸部和肩膀是緊密連結的系統。許多頸部問題源於肩胛位置不對,也有許多肩背痠痛問題是因為頸部過於緊繃。
建議在改善頸部問題的同時,也關注肩胛穩定訓練,效果會成倍提升。
頸部的平衡會直接影響身體脊椎,是改善駝背時需要留意的重點。
改善頸部問題後,你可能會發現其他部位也需要關注:
(一) 胸部緊繃是頸部前傾的共犯,看看如何有效放鬆
延伸閱讀:胸肌過緊導致駝背?3個超有感訓練動作在家就能做
(二) 下背與骨盆位置影響整體脊柱曲線,腰臀核心訓練不可少
延伸閱讀:胸肌過緊導致駝背?3個超有感訓練動作在家就能做
(三) 肩胛穩定是連接頸部和軀幹的關鍵,查看專業訓練方法
延伸閱讀:肩胛穩定訓練4招!改善駝背、肩頸痠痛,每天10分鐘找回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