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為何進香前需要訓練
媽祖遶境即將開跑,這次進香需要徒步9天400公里,對腿部肌肉和耐力都是極大挑戰。
許多香燈腳在進香過程中,因為肌力不足、耐力不夠,導致腿部痠痛、腳底起水泡,甚至無法走完全程。
根據資深香燈腳統計,超過40%的首次參與者因為缺乏事前訓練而中途放棄。在進香前做好腿部訓練,不僅能減少疼痛與疲勞,還能讓你更順利地完成這場朝聖之旅!
本篇文章將分享全方位腿部訓練方法,幫助你提升耐力、減少疲勞,同時提供遶境期間鐵腿的急救措施,確保遶境時雙腳不罷工!
💡延伸閱讀:2025白沙屯媽祖遶境 - 37小時200公里進香急行軍注意事項
訓練腿部肌耐力:讓你走更遠、更穩
長時間行走需要強大的肌耐力支撐,以下三種訓練動作能有效提升腿部力量:
深蹲(Squat)
- 動作要領:站穩後緩慢下蹲,雙腿與肩同寬,保持背部直立。
- 訓練目標:一天3組,每組15-20下,幫助強化大腿與臀部肌群。
提升效果:增加腿部支撐力,減少膝蓋壓力。

弓箭步(Lunges)
- 動作要領:單腳往前跨一步,後腳保持平衡,緩慢下蹲。
- 訓練目標:每天2組,每組12-15下(雙腳各做)。
提升效果:強化大腿與臀部,改善步行穩定性。

小腿踮腳(Calf Raises)
- 動作要領:腳尖踮起,停留3秒後緩慢放下。
- 訓練目標:每天3組,每組20下,可加重物增加負荷。
- 提升效果:強化小腿肌群,減少長時間步行的疲勞感。
健身教練建議: 這些訓練至少在遶境前4-6週開始進行,讓肌肉有足夠時間適應和成長。

訓練膝關節穩定性:避免長時間行走的膝蓋疼痛
膝蓋是支撐體重的重要關節,在長時間行走過程中容易出現疼痛與不適。多數信眾反映,遶境中期常出現膝蓋疼痛問題,甚至可能影響後續行程。
膝關節強化訓練
- 直腿抬高練習
- 動作要領:仰臥,一腿彎曲,另一腿伸直緩慢抬高至45度,停留5秒後放下
- 訓練目標:每天3組,每組15次(雙腿輪流)
提升效果:強化股四頭肌,改善膝關節穩定性

- 側向踏步
- 動作要領:身體側向移動,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保持穩定
- 訓練目標:每天2-3組,每組左右各10步
- 提升效果: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提高側向穩定性
- 膝關節保護伸展
- 動作要領:坐姿下,伸直腿,腳尖朝向自己,輕輕伸展膝後肌群
- 訓練目標:每天3次,每次持續30秒
- 提升效果:增加膝關節柔韌性,減少走路時的摩擦與壓力
骨科醫師提醒: 遶境中有超過30%的參與者會出現膝蓋不適,尤其是下坡路段更容易增加膝關節壓力。適當的訓練能讓膝關節周圍肌肉提供更好的支撐力。
膝蓋保護與照顧方法
- 正確行走姿勢:保持核心收緊,膝蓋微彎,避免膝蓋過度伸直
- 適當休息時間:感覺膝蓋不適時及時休息,避免持續施壓
- 下坡策略:下坡時走「之」字形,減少膝蓋直接承受的衝擊力
- 穿著支撐性裝備:考慮使用具有膝部支撐功能的裝備,如含有磁石設計的壓力褲,幫助促進膝關節周圍血液循環

訓練腳踝穩定性:預防扭傷與保護關節
腳踝是支撐全身的關鍵關節,長時間行走容易造成腳踝疲勞與扭傷風險。以下訓練幫助強化腳踝:
腳踝環繞訓練
- 動作要領:坐著將腳抬起,順時針和逆時針各轉動腳踝15-20次。
- 訓練目標:每天2-3次,增加腳踝靈活性。
- 提升效果:減少腳踝僵硬,提高長時間行走的穩定性。
單腳站立平衡
腳趾抓握訓練
- 動作要領:用腳趾抓握毛巾或小物品,每次持續5-10秒。
- 訓練目標:每天3組,每組10次。
- 提升效果:強化足部內在肌肉,提高整體穩定性。
物理治療師建議: 選擇合適的鞋子同樣重要,鞋子兩側包覆性要足夠,但不要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訓練長時間步行耐力:提前適應媽祖遶境進香強度
肌力訓練之外,模擬遶境的實際行走訓練更為關鍵:
模擬進香徒步訓練
背負裝備徒步訓練
- 方法:模擬遶境時的裝備重量(3-5公斤),進行步行。
- 提升效果:讓身體習慣負重,減少遶境時的負擔。
- 實施建議:在訓練第3週開始加入背負訓練,逐漸增加重量。
資深香燈腳經驗: 「我第一年沒做訓練就參加,第三天就走不動了;第二年提前兩個月開始訓練,順利走完全程,差別非常大!」

進香前的腿部恢復與照護
訓練固然重要,但適當的恢復和照護同樣不可忽視:
適當拉筋
壓力支撐裝備的重要性
- 功能說明:優質支撐裝備壓力褲能提供腿部漸進式加壓,穩定肌肉減少震動。
- 選擇重點:挑選合適壓力等級、有彈性且透氣的材質,避免過緊造成血液循環問題。
- 使用建議:訓練期間就開始穿著,讓身體適應;遶境期間全程穿著效果最佳。
- 可選產品:市面上有多種壓力褲選擇,如閃電褲EX等含有膝部磁石設計的產品,能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膝蓋不適。

肌肉放鬆與恢復方式
- 放鬆重要性:肌肉充分放鬆是預防疲勞和疼痛的關鍵。
- 有效方法:包括按摩、伸展、冷熱敷、筋膜槍、低頻脈衝擬微電按摩等多種方式。
- 選擇建議:根據個人喜好和使用方便性選擇,最重要的是持續性。
- 現代科技:如低頻脈衝擬微電按摩設備(例如DZD全能墊)能提供便捷有效的肌肉放鬆方案,每天15分鐘幫助加速恢復。
遶境經驗分享: 「我嘗試過很多恢復方式,發現結合壓力支撐和定期肌肉放鬆的雙管齊下策略效果最好。壓力褲減少行走時的疲勞累積,而擬微電按摩機的使用的確也加速了休息時的恢復速度。」—曾完成5次遶境的張先生

進香期間「鐵腿的急救方式」
即使做足準備,遶境過程中仍可能遇到「鐵腿」(延遲性肌肉痠痛)問題。以下是有效的急救方法:
鐵腿形成的原因
- 長時間行走造成微細肌肉纖維損傷
- 乳酸與發炎物質累積在肌肉組織中
通常在劇烈運動後24-48小時達到高峰

立即緩解方法
- 冰敷與熱敷交替
- 症狀出現初期(前48小時):以冰敷為主,每次15-20分鐘
- 48小時後:轉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 無法冰敷時:使用清涼型痠痛貼布替代
- 適度活動與休息
- 每走1小時休息10分鐘的「黃金比例」
- 休息時抬高雙腿,促進血液回流
- 輕度伸展活動,避免肌肉僵硬
- 使用DZD全能墊進行快速恢復
- 利用休息時間進行15分鐘電流按摩
- 針對小腿、足底等疲勞部位重點放鬆
- 加速代謝廢物排出,減輕痠痛感

-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 鐵腿常伴隨電解質失衡
- 定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 避免咖啡因飲料,可能加重脫水
避免使用的方法
- 請勿使用未經證實的民間偏方
- 不要過度按摩發炎部位
- 急性發炎期強力按摩可能加重損傷
- 判斷方法:按壓處若劇痛,屬急性發炎
專業建議: 若按壓腳底感到劇烈疼痛,或將腳泡入溫水無法忍受,可能是急性發炎,建議暫停行程并尋求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徒步恢復攻略|媽祖遶境進香香燈腳必備!長時間走路疲勞緩解技巧與好物推薦
準備好了嗎?最後的建議建議
參加媽祖遶境進香是一場對身體與心靈的修煉,提前準備腿部訓練,讓你更輕鬆走完全程!以下是時間規劃建議:
- 進香前2個月:開始肌力訓練與短距離步行
- 進香前1個月:增加步行距離,加入負重訓練,強化腳踝訓練
- 進香前2週:維持訓練強度,但開始注重恢復
- 進香前3天:充分休息,準備裝備,確保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正確的裝備選擇同樣重要:
- 選擇鞋底較厚且略翹的氣墊鞋,減少著地壓力
- 考慮在鞋內添加足弓墊,提供更好支撐
- 穿著運動壓力褲(如閃電褲EX)提供全程腿部支撐,預防鐵腿
- 膝蓋有舊傷者建議配戴外掛式護膝/髕骨穩定帶,一般狀態者亦可穿著閃電褲EX透過磁石印花減緩膝蓋勞損
- 攜帶輕便按摩工具(如DZD全能墊)在休息時快速恢復體力
記住,適當訓練與準備是順利完成遶境的關鍵。現在就開始行動,讓你的媽祖遶境之旅更加順利!
👉立即入手進香必備裝備,讓整趟行程更順暢

延伸閱讀:
#進香腿部訓練 #遶境腿力鍛鍊 #進香前準備 #徒步耐力訓練 #鐵腿急救 #閃電褲EX #全能墊